客逝
一、 波士顿的爆炸事件并未在我的真实生活中掀起太大的波澜。同事们会在闲谈时提起,也并不很哀伤,仿佛是另一个世界里发生的事。这未必是冷漠,办公室的确不是抒发私人感情的合适场所。 内心的真实感受则是另一码事。在我来美国的八年里,这不是第一次有同胞在意外中丧生,但是像这次一样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还是头一次。...
View Article奶奶
我和奶奶并不亲,因为从小就和她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爸妈偶尔会接奶奶来住几个月,也只觉得家里多了个人,长大后还觉得有点麻烦,并没有太多相濡以沫的温存感。我来美国之后就见得更少了,最近的十年里似乎只见过寥寥几面。但奶奶身体极好,九十几岁的时候还可以毫不费力地不用拐杖上下楼梯,总觉得她会一直健康活下去,有无数机会可以见到她似的。...
View Article有所思
一、 「我现在一看到电视上说 PM 2.5 治理的事,就想起当时人家美国使馆公布北京空气质量的时候,咱们政府还表示强烈抗议来着。」爸爸对我说。我在家陪爸妈过元旦的时候正好西安的雾霾指数冲上 500,爸爸的身体变得非常虚弱,已经动了和妈妈索性搬家到海南的念头。...
View Article养猫记
我有两只一胎所生的姊妹猫,一只叫做 sin,一只叫做 cos。 刚从收养中心拿到小猫的时候它们只有两三个月大,一团孩气,命名遂成了一件重要的事。它们乍看起来是如此的像,又有微妙的不像,让我觉得如果不能在名字上反应出这一点会是件罪恶的事。我一开始也并不想叫它们 sin 和 cos,总觉得太直白。(去年春节有朋友号召大家用自己的专业写副春联,我写了「天增岁月连续统,春满乾坤正交基」。sin 和 cos...
View Article薄冰
「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慢。」我对 Sydnie 小姐说。 Sydnie 小姐在地球的另一端懒洋洋地不想搭理我。作为一个深刻了解我的不可安慰性的人,她知道她说不说话都没什么区别。 我也并没期盼答案,只是需要通过不断输出负能量来维持自己的身心平衡而已。能够连续多年接受我的负能量输出还没有抛弃我的朋友并不多,我好珍惜他们。(也许应该说她们。)...
View Article有哪件事让你觉得身为中国人十分骄傲?
这是对一条知乎问题的回答。 2013 年我去秘鲁旅行了一趟,主要的目的地是马丘比丘和的的喀喀湖,但路上也经过了不少小镇和乡村。秘鲁是个有代表性的南美国家,经济水平一般,城乡发展水平大致上让我想起中国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我当时写的游记里有一段话描绘了那里的景象:...
View Article关于《穹顶之下》的若干想法
0. 这是划时代的好作品。 1. 以下只谈我觉得是缺点的部分,不谈优点。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2. 柴静用自己的孩子的肿瘤开篇,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部分。柴静很注意避免直接谈论雾霾和孩子肿瘤的因果关系(我不确定她本人是否真的相信有这层因果关系),但逻辑上,如果没有这层因果关系,这个开篇就明显煽情过于说理,因而让人在第一反应的震动之后,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削弱了立论的力量。 3....
View Article十年
一、 上周的纽约时报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陶哲轩的人物特写。陶哲轩是名满天下的天才数学家,但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之中,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他缺乏耸动的新闻性。文章中提到了他的学生们开的玩笑:「好莱坞永远不会为陶哲轩拍一部电影。他生活顺遂,家庭幸福,每天都乐呵呵的。太正常,太不像一个天才了。」...
View Article冲浪记
一、 「要做到能自在地冲浪大概需要多久啊?」我趴在随着海水荡漾晃来晃去的冲浪板上问教练。 「唔⋯⋯说不好,看怎么算自在了。六个月?」教练站在齐腰身的海水里说。 「六个月!」我大惊失色。「这么久!滑冰滑雪什么的几周就可以像模像样地享受了呀。」 「嗯,可我冲浪已经二十年了,六个月并没有很久啊。」教练耸耸肩。...
View Article少年班的少年们
澎湃约稿。 一、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们要学完全部高一数学。」一名担任多年教研组组长的中学数学高级老师对着讲台下的十余名学生宣布到。学生们面面相觑。 这听起来野心勃勃,但其实是一个并不困难的任务。高中数学课的难度是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准设置的。如果特地挑选出少数特别擅长数学课的学生,辅以有经验的教师,把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并不稀奇。事实上,两周之后,这个目标果然不打折扣地实现了。...
View Article升职记
前篇: 《求职记》 《入职记》 一、 「对不起,你的升职申请没有通过。」我的上司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说。 当时我入职已经过了不短的时间,按照年资来说,到了可以升职的时候。同事评价很好,上司也全力支持。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多少有点错愕。...
View Article北京亮
一、 「你为什么想要离开纽约?」在北京 Hyatt 酒店顶层的酒吧里,柒老师问道。 你咧咧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没消失的时差混合上酒精,让你的大脑有种空转的恍惚感。酒店窗外是漆黑朦胧的周末的夜,整个长安街都延伸在脚下,红色和黄色的车灯时断时续地流淌着。「呆腻了吧。」你说。...
View Article京都情书
一、 你知道吗?十一月底的京都,所有的旅馆都住满了游客。京都大大小小的赏枫名所不计其数,而这几周正是红叶最美的时候。 日本人把这件事称为「红叶狩」。与春天的樱花季一样,年复一年地,人们会在这几天里蜂拥而至,看那已经看过许多遍,但还是想再看一次的景色。京都几乎所有的寺庙这几天都会拥挤得水泄不通,到了周末就更是如此。...
View Article发达网络时代的抒情诗人
2005 年的互联网界有一个今天听起来像是恐龙时代的争论:QQ 和 MSN messenger 的使用者是否有阶层差异。按照某种常见的看法,MSN 被认为是都会白领的软件,而 QQ 的主流使用者是学生和社会上地位相对低下的一群人,今天有一个不太好听的词可以用来干脆利落地形容这个群体,但那时这个词还不存在。 那一年我开始使用 MSN space 来写自己的博客,MSN...
View Article墓园
一、 小火车在山间停了下来。 我过了很久才注意到这件事。当时我正在埋头读着村上春树新出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并不是因为这个名字才买的),没留意车的进程。火车沿着和歌山桥本市以南的南海高野线不紧不慢地开着。每到一个小站会停上片刻,车门打开,关上,静静地滑出车站,像是地铁一样。 但这一站似乎出了点什么问题。车门打开之后再没关上,提示车门即将关闭的车铃反复在响。叮-咚-,听起来大致是...
View Article当我们谈论内观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5 年底,我参加了一个十日内观禅修课程。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结束课程之后对内观禅修这件事的感想。 我会在《内观十日历险记》里叙述这十天本身的经历。 我和很多人都讲过下面这个故事: 几年前有一次我坐夜间长途巴士,正碰上旁边一个婴儿撕心裂肺地哭闹。在车上或者飞机上遇见过这种事的人都知道,那是让人痛苦不堪的经历。备受折磨,无可逃避,还完全没法采取任何措施(总不能把婴儿掐死),简直让人想要发疯。...
View Article内观十日历险记
我关于内观这件事的看法见《当我们谈论内观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文。 一、 如果一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进这间大厅,他大概会觉得闯进了一个神秘仪式的现场。屋子里没有窗户,只有微弱的灯光,完全不辨时辰。在这里密密麻麻坐了几十名年龄肤色各异的男子,每个人穿着完全不同的衣服,有不少都看起来和纽约地铁街头的流浪汉别无二致。空气不算难闻,但也很难称得上新鲜。所有人都都闭目噤声,面向讲坛席地而坐。...
View Article一家公司是如何变坏的
本文不代表我的雇主。 一、 「大众公司在想什么?」 这是今年一月份的美国《Atlantic》杂志一篇文章的标题。去年,大众公司被发现对汽车尾气排放系统大规模造假,在汽车控制软件中植入特定的程序,使得汽车在尾气检测时可以调整参数,把有害气体排放量暂时降低几十倍。这个丑闻一经揭露,几乎把这家声誉卓著历史悠久的汽车巨头推向毁灭的边缘。...
View Article漂亮姑娘
不不不,我不是要谈政治。 一、 我曾经也很爱谈政治的,当我在 95 后的一代人现在这么大的年龄里。 那时我在中国最爱谈政治也最有谈政治的自由的大学念书,难免和那里的每个人一样,冲动着要把自己相信的事情急不可耐地告诉全世界。那时互联网还不怎么普及,BBS 算是新生事物,国家还没反应过来如何监管,而校方也还秉持着能不管就不管的百年传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今日想来,恍若隔世。...
View Article